捷报/牛津大学科技创新入选“2020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并出席高端对话分享经验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4~9/9在北京举行,这次盛会是中国疫情后首次大规模展会。作为此次盛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中国国际技术贸易论坛于9月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311A顺利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主题:开放创新,融合联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通过央视网、Facebook及YouTube等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面向全球中英双语同步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251万人次。
论坛围绕“2020全球国际技术转移百佳案例”评选发布、高端对话两大板块深度展开,聚力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搭建交流对话平台。
“2020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征集自7月开始,截至8月27日,累计征集海内外优秀案例约164项,会上,由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联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以及国际影响力智库、顶级咨询机构共同发布了“2020年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牛津大学科技创新入选“2020年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以下牛津大学,英国),会上ITTN秘书长张璋先生特别提到了牛津大学两个成功案例:Oxbotica & Nanopore.


与此同时,我们苏州中心资深项目经理宋丽作为“百佳”入选案例机构代表参与专题:高校、科研机构国际技术转移合作高端对话。参与该板块对话的还有:姚卫浩,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王燕,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钱为强,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陈柏强,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雷娟,华西医院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全国精准医学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AndySierakowski,澳大利亚知识商品化协会(KCA)前主席、ITTN国际委员会主席。
对话环节,宋丽介绍了牛津大学科技创新公司及分享了6点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

1) 构建专业的技术商业化队伍
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科研跟商业化分开,各司其职,各采所长。
2) 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圈
把发明人,技术转移专家,企业家,投资人等集合到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互动.
同时与政府机构,科技园,创业孵化加速器,资本建立紧密联系与合作,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及有效资源。
3) 组建基金解决技术转移中的死亡谷问题
由大学及社会,政府共同牵头组建基金解决大学技术走向市场化由于资金不足,难以跨越死亡谷的问题。
4) 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
目前牛津大学科研人员与大学利益分配比例:科研人员50~74%,大学:50~26%,根据具体案例一案一议。大大提升了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商业化的积极性。
5) 多途径技术商业化方法
技术商业化主要途径:技术授权/许可,成立衍生公司或者合作成立JV,根据技术发明人的特质和意愿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
6) 不断开拓可商业化的领域/资源
积极主动去挖掘,搜寻新的可商业化的技术资源,从传统的数学物理生命科学学部&医学部拓展到社科类技术源,鼓励社科类科研人员/学生创新创业。
最后提出希望国内企业/投资机构,政府科技主管部门,产业园区更多关注早期项目,给他们生存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牛津大学科技创新中心将利用30多年成功运营经验和国内同仁一起努力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创新生态圈,做开放创新,融合联动的践行者。